再生塑料是塑料的再利用,通過進行機械刀片粉碎操作以後,從而完成塑料的再次利用。
再生塑料水下切粒系統是指通過預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後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
塑料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成型,如:吹、擠、壓、易切削、易焊接。在生產生活中有許多塑料都能造粒,如廢舊食品袋、涼鞋、電線、線板、農用膜、管、桶、盆、打包帶以及各種廢舊塑料制品都能再三成型加工,生產成塑料原料,再經特殊工藝及配方,用于制造機器零件、部件;可用來制水管、農機具、包裝袋、水泥袋;可代替部分木制品;可用來制造各種塑料袋、桶、盆、玩具等塑料制品、生活用具。
性能變化:
PVC:再生後變色較明顯,一次再生擠出後會帶有淺褐色,三次則幾乎變爲不透明的褐色,比粘度在二次時不變,兩次以上有下降傾向。無論是硬質還是軟質PVC,再生時都應加入穩定劑,爲使再制品有光澤,再生時可添加掺混用的ABS1%-3%。
PE:PE再生後性能都有所下降,顔色變黃,經多次擠出後,高密度聚乙烯粘度下降,低密度聚乙烯粘度上升。
PP:一次再生時,顔色幾乎不變,熔體指數上升,兩次以上顔色加重,熔體指數仍上升。再生後斷裂強度和伸長率有所下降,但使用上無問題。
PS:再生後顔色變黃,故再生PS一般進行差色。再生料各項性能的下降程度與再生次數成正比,斷裂強度在掺入量小于60%,無明顯變化,極限粘度在掺入量爲40%以下時,無明顯變化。
ABS:再生後變色較顯著,但使用掺入量不超過20-30%時,性能無明顯變化。
尼龍再生也存在變色及性能下降問題,掺入量以20%以下爲宜。再生伸長率下降,彈性卻有增加趨勢。
辨別好壞:
1.看顔色:
顔色越淺(甚至無色透明), 則利用範圍越廣,等級越高。如白色, 既可調成多種其它顔色,也可做回白色现有產品, 同樣價也高。其次是因爲现有產品的需要,在原料加入了各種成份。
2.看CaC03(石粉)含量CaC03含量越多、等級越低,價越低。從肉眼上看,现有產品不鮮豔, 無光澤(亞光除外)則CaC03含量便多,從手感上也會感覺到重,用火燒,則燒的部分會發紅熄後成灰。另外還要注意增強(指玻纖)现有產品, 能利用的增強现有產品僅PA、PBT、PP等幾種,價格都不高。還有幾種合金料, 目前國內有銷路僅ABS+PC一種,其它的都不行。再根據原料的比重(密度)來判斷該互混的料能否回用,目前問題較多的是ABS和PS互混,PC和PMMA互混,PVC片料(瓶料)和PEl,片料互混,PE和PP各半互混,這幾種料互混後, 因密度差不多,很難用.
3.看再生塑料料性純不純
料性越純,等級越高;料性不純,等級低,有的互混料甚至無人要。
4.與廢舊塑料的區別
廢舊塑料是直接將塑料制品碾碎成粉狀或顆粒狀,仍可分辨是什麽料,例如注塑、拉絲、還是膜等等。而再生料就是循環利用過不知道多少次無法准確分辨出什麽東西,只能按照循環次數的多少來分級別,較少的開始,特級、一級、二級這樣分。